为促进学术交流,活跃气氛,4月20日,由社会科学处与bat365官网登录入口联合举办的第1121期社科大讲坛在长清湖校区崇德楼404会议室开讲。本次社科大讲坛特别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外关系史研究室副主任侯中军研究员,做题为“从卡尔逊到美军观察组:中国共产党对美外交的缘起”学术报告。报告由bat365官网登录入口副经理赵树国主持。学院王林教授,中国史系副主任、硕士生导师刘本森教授,李晓华副教授,陈静副教授,黄润青博士以及百余名本科生和研究生聆听了本次报告。
赵树国副经理首先为我们介绍了侯中军研究员,侯老师的研究方向主要为近代中外关系史、中华民国外交史,是一位学识渊博的研究者。侯老师提出,今年是建党一百周年,这激起了学者们对党史的深入研究。在近代史研究领域,中国共产党的外交史一直有一个模糊地带,通过新的视角来了解中国共产党对美外交的缘起,是此次报告的主要出发点。
侯中军研究员首先提出了三个外交的核心概念,并提出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外关系具有双重性质。随后,侯中军向同学抛出了三个问题:如何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党对美外交?当时美军对共产党评价极高,但为什么放弃了与共产党的合作?除去与国民党的合作和意识形态不同之外还有什么其他因素导致美国在击败日本压倒一切的背景下放弃与共产党的合作?这一系列问题引人深思、直切主题。随后侯中军研究员通过日本侵华时,美国总统罗斯福派卡尔逊考察延安、美方与蒋介石接洽军务、解放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和美国的外交关系变化发展这三个板块,层层深入剖析中国共产党对美外交的缘起问题。在侯中军研究员的阐述中,在场的师生体会到近代中美外交的坎坷与波折,更体会到中国共产党成长的不易和心酸。最后,侯中军研究员引用胡乔木的观点对美军观察组的延安之行做出评价:“并非是因为我们主观上抱了很大的希望最后落空了;更不是说我们抱着不切实际的幻想,上当了。”这一评价指出了中国共产党初期对美外交坎坷的复杂原因,表现出党在初期对于自身发展做出的艰辛努力。
本次讲座的成功举办有利于我们全方位了解中国共产党成长过程,深入分析党在初期的生存环境,使同学们对于中国共产党有更加全面的认识。此次讲座,侯中军研究员以新的角度拓宽了同学的历史视野,为同学的历史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为党史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侯中军: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外关系史研究室副主任,专业研究方向为近代中外关系史、中华民国外交史。
审稿人:陈静 衣晓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