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气氛,9月10日,由bat365官网登录入口与社会科学处联合举办的第835期社科大讲坛在长清湖校区崇德楼404教室开讲。本次社科大讲坛特别邀请台湾著名学者刘石吉研究员担任主讲人,做题为“小城镇、大问题——略谈近代江南市镇与城乡文化”的学术报告。报告由bat365官网登录入口中国史系副主任、硕士生导师刘志鹏副教授主持,100余名本科生共同聆听了此次讲座。
讲座伊始,刘石吉对台湾的地理特征和风土人情做了简要介绍,并对台湾近代历史进行简单概述。他将台湾近代历史划分为荷据时代、明郑时代、清领时代和日据时代四个时段,并对近代两次台湾移民进行对比说明。他指出,第一波移民大多讲闽南话,而第二波移民不讲闽南话,这样就会出现沟通上的问题,不过,今天的台湾已经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大家都讲普通话。随后,刘石吉对自己关于江南市镇与城市史的反思进行详细阐释。他认为,传统的中国城市其实就是各级行政中心的城墙都市,而传统的战争就是城市的争夺战。他解释,在冷兵器时代,城墙具有良好的保卫功能,此外,城墙的另一重要意义就是地方政府权威的象征,所以,从中央的京城到各省的省城以及各府、县城,都建有城垣,城内有县署、府衙等文武官员驻防,另有文庙、城隍庙等配套。刘石吉发现,中国目前有4个直辖市,各类地级市、县级市,另有计划单列市、沿海开放城市,可以说是遍地皆市,但中国历史上却从来没有任何行政建置称为市的,由此他认为中国的行政区是阶层性的,并以杭州府为例进行说明。紧接着,刘元吉谈到了中国城镇化和镇的历史特征。他认为城镇化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去定义城市及乡村人口的问题,对于镇的历史特征,刘石吉表示,其实镇几乎没有军事的意义,现在的镇的建置地位比市还低,但明清时代,镇是高于市的,清代以后,镇多繁荣,知县衙门会选一个镇作为县署驻地并筑城。刘元吉认为,市镇的繁荣不能丢掉历史,一个城市要发展旅游,它的地标和名片其实是历史文物,而不是现代建筑,因为现代化城市地标很容易被超越取代,而原汁原味的历史地标却永远无法被复制,所以古镇如何创新,如何在追求现代科技文明过程中保留传统文化的特质,是现代城市建设规划的重大课题。最后,刘石吉做出了总结,中国幅员广大,从大城市到乡村之间需要有小城镇、中小型城市充分发展来填补空隙,不只是经济上的,还有文化上的。他强调,缩小城乡差距,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才能平衡。
在讲座提问环节,针对同学提出的“如何看待施坚雅模式这种利用数学模型研究历史的方式”的问题,刘石吉进行详细解答。他认为,理论模型不完全是真的,只是理想情况的模型化,而历史往往存在多种现实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但是,理论也不完全是假的,它更多的是提供框架的作用。在讲座点评环节,刘志鹏高度赞扬了刘石吉学识渊博、条理清晰并具有深刻的现实关照,并鼓励同学们学习刘石吉古今中外、融会贯通的学习方法。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下帷幕。
此次讲座的成功举办,使同学们对江南市镇与城乡文化的历史发展变迁拥有较为完整的了解,并进一步引发同学们对中国城镇发展的思考,有利于拓展同学们的思路与眼界,为学院培养更多历史学人才奠定基础。
审稿人:刘志鹏、郭慧颖